《神探施公》转载请注明来源:新笔趣看51biqukan.com
康熙二十三年春,京城柳絮纷飞,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施府上下张灯结彩,仆人们来回穿梭,忙碌异常。府门前的青石台阶被擦得锃亮,连门槛两侧的石狮子都似乎比平日精神了几分。
"快些快些!少爷的轿子已经到街口了!"管家老赵站在大门外,不断催促着下人。他虽已年过五旬,腰板却挺得笔直,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此刻正踮着脚尖向远处张望。
施府内院,施老夫人正由丫鬟搀扶着向大门走去。她身着绛紫色锦缎袄裙,发髻梳得一丝不苟,虽已年近六旬,面容却保养得宜,只眼角处有几道细纹,显露出岁月的痕迹。
"母亲慢些走,世伦的轿子才刚到街口,还有一段路呢。"吕回娘轻扶着婆婆的手臂,声音温柔似水。她今日特意穿了件藕荷色绣花褙子,发间只簪一支白玉兰花簪,既端庄又不失雅致。虽已为人妇三年,眉眼间仍带着几分少女的灵动。
施老夫人拍拍儿媳的手:"回娘啊,你比我还心急,这一大早就起来梳妆打扮,连早饭都没好好用。"
吕回娘脸上飞起两朵红云,低声道:"儿媳只是想着世伦长途跋涉,需得有人照料..."
正说话间,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声。婆媳二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加快了脚步。
施府大门外,一顶蓝呢官轿稳稳停下。轿帘掀开,一位身着正五品白鹇补服的年轻官员弯腰走出。他约莫二十五六岁年纪,面容清瘦,眉目如画,举手投足间既有文人的儒雅,又不失为官者的威仪。
"少爷回来了!"老管家激动地喊道,声音都有些发颤。
施世伦抬眼望向府门,目光在"施府"两个鎏金大字上停留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情绪。三年了,自外放为官以来,这是他第一次回京探亲。如今虽已升江南知府,位居正五品,但在父亲施琅——那位威震东南的水师提督面前,他依然觉得自己是当年那个需要严父教导的少年。
"世伦!"一声呼唤将他从思绪中拉回。施世伦转头,看见母亲和妻子站在台阶上,母亲眼中含泪,妻子则紧抿着唇,似乎在强忍激动。
"母亲!回娘!"施世伦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撩起衣摆就要跪下请安。
施老夫人连忙扶住儿子:"快起来,自家门前不必行此大礼。"她上下打量着儿子,心疼道:"瘦了,也黑了。在外为官不易啊。"
施世伦微笑:"儿子一切都好,母亲不必挂心。"说着,目光转向一旁的妻子。
吕回娘与丈夫四目相对,眼中情意流转,却碍于礼数不敢过分亲近,只轻声道:"夫君一路辛苦了。"
施世伦点点头,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递给妻子:"这是我在扬州为你选的,不知合不合心意。"
吕回娘接过,打开一看,是一对晶莹剔透的翡翠镯子,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她惊喜地抬头:"真好看,谢夫君记挂。"
正当一家人其乐融融之际,府内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众人回头,只见一位身材魁梧、面容威严的中年男子大步走来。他身着便服,却掩不住一身行伍之气,正是施世伦的父亲——福建水师提督施琅。
庭院内顿时安静下来,连飘落的柳絮似乎都放慢了速度。
"父亲。"施世伦整理衣冠,郑重其事地行了大礼。
施琅站在台阶上,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儿子,脸上看不出喜怒。半晌,才淡淡道:"起来吧。江南繁忙,你能抽空回京,实属不易。"
施世伦垂首:"儿子蒙圣上恩典,升任江南知府,理当回京谢恩,并探望双亲。"
施琅点点头,目光在儿子官服上的白鹇补子停留片刻,嘴角微不可察地上扬了一下:"进屋说话吧,别站在门口让邻里看笑话。"
一家人这才向内院走去。吕回娘悄悄落后几步,让公婆与丈夫走在前面。她注意到丈夫虽然身形挺拔如松,但后颈处已有几丝白发,不由心中一酸。
正厅内,下人早已备好茶点。施琅在上首坐下,施老夫人坐在一旁,施世伦则恭敬地站在父亲面前。
"坐吧。"施琅指了指下首的椅子,"说说你这三年在江南的作为。"
施世伦这才落座,腰背依然挺得笔直:"回父亲,儿子自任职以来,首先整顿漕船秩序,严查夹带私货..."
他详细汇报了自己在江南任上的各项举措,从改革运输流程到严惩贪腐官吏,条理分明,数据详实。施琅听着,偶尔点头,更多时候只是面无表情地啜饮茶水。
"...上月蒙圣上恩典,升任江南知府,儿子深感责任重大,唯恐有负圣恩。"施世伦最后总结道。
施琅放下茶盏,目光如炬:"你处置漕帮内斗一事,手段是否过于温和?我听闻有漕丁不服管束,为何不严惩以儆效尤?"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清月风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笔趣看51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