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转载请注明来源:新笔趣看51biqukan.com
马蹄,还有马儿是蠢笨还是聪明。”
马植也是个好与人争辩的性子,而且说起马来也是头头是道,显然是个骑马、玩马的大行家。
那少年已经擦完了马,起身便行了一礼,憨厚笑道:“客官原来是行家,失敬,失敬了。不过客官相马的眼界忒高,能入客官法眼的好马,恐怕只有官家的御马了。”
马植家里面的马,要是牵到宋朝来,质量肯定超过御马的。那些御马就是好看而已,真要骑着上战场是不行的。而马植家里面的马,都是能上战场的
但是武好古的眼界更高,想要用后世养狗的方法,养出比契丹良马更好的精品马种
所以这憨厚少年的马,其实也只是刚刚能入武好古的眼而已。
“小郎君说得也对。”
武好古哈哈一笑,插话说,“某家这朋友就是信口说来。不知小郎君如何称呼”
憨厚少年道:“小底姓岳名和,汤阴县人。”
汤阴岳和没听说过
武好古只晓得宋朝有个岳飞,现在大约还没生养出来呢。
“你家是养马的”武好古又问。
“我家养马,也种地。”
岳和如实回答。
原来是个富农。
武好古知道,能养得起马的农民是不可能太穷的,多半是个有几十上百亩田的富农,养马应该是个副业河南人多地狭,主动养马的农户极少。不过大名府周遭因为三易回河事件的影响,人口没有恁般密集,人均土地也多,便有了养马的可能。
而且大名马市上多少也有点需求,也就促成了养马这个产业出现了。
不过养马业在河北也不会有太大规模,看看这个有点清冷和破旧的马市街就知道了。临近的羊市街、驴市街上的生意,可是相当火爆啊
听西门青说,这个马市街是条极老的街巷,大约是唐朝魏博藩镇的时候出现的。那时魏博军对战马的需求极大,才促使马市的产生。
而如今,宋朝的官军由群牧监提供战马,不需要从市场上购买。民间对马匹的需求不大,远远比不上对羊和驴子的需求恁般火爆。
另外,民间也不需要高大强壮的战马,走马、挽马、驮马的需求反而更大其实宋朝各地都有马,西北有番马、西马,河北有土马,京东有东马,江淮有淮马,四川有川马,江南还有小小的兔儿马。
所谓大宋不能养马,就是一个传说。
而大宋的马市上对战马没有兴趣才是真相不是大宋朝廷不需要战马,而是市场不需要。
因此岳和带来的这匹四尺三寸有余的“大马”并不好卖,活脱脱是一匹亏本的滞销马。
“这马还行吧”武好古这个马盲又扭头征求西门青的意见。
“还行。”
西门青看了看马,“不过你要骑它就得先阉了它,要不然一定把你摔下马背。”
阉割过的公马性情温和,容易驾驭。以武好古的马术才堪堪能骑,要是不阉割了,就不知道谁骑谁了。
“不阉它。”
武好古忙摇摇头,对西门青说,“给你骑吧。”
“送给我”西门青脸颊一红,脑袋垂了下去。
“这马多少钱”武好古的“账房”张熙载出面询价了。
“这马要八十缗。”
八十缗对武好古是小钱。
可是在汤阴县是能买上五六十亩好田的而对这位卖马的岳和来说,这八十缗不仅可以还上去年他爹岳立得病欠下的医药钱,还能用来迎娶邻村有名的美人姚大姐,从此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生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国医》《绝境黑夜》《预支未来,修出个人间武圣!》【武林文学】《我的法宝能无限升级》【溜达小说】《你们修仙,我种田》《团宠幼崽爱护计划》《谍海青云》《非洲创业实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