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看

第100章豺狼在侧

《武夫当国》转载请注明来源:新笔趣看51biqukan.com

昌黎县,通永镇巡防营中军大营。

王怀庆在中军司令处大门前翻身落马,随手将缰绳扔给了一旁一名听差,迈着大步子走进了中军司令处。大厅的走廊上,几名巡防营的管带军官早已换上昨ri刚刚派发下来的新式军服,笔挺的站在那里等候迎接王怀庆的到来。

进门之后,王怀庆不慌不忙的打量了一番属下的新装,继而乐呵呵的笑道:“不错,不错,还是新军服显得气派,比咱们之前的旧褂子体面多了,这才有当兵的威仪嘛。我的那身将军礼服送过来了吗?”

一名管带军官上前回答道:“大人的新礼服已经送到了。”

说完,他回过头向身后示意了一下,三名一直站在后面的士兵立刻走上前来,其中两人一左一右撑着一套崭新的礼服,另外一人则双手捧着一顶与礼服配套的军帽。这套礼服的款式与北洋新军高级将领的军服差不多,只不过肩章、领章以及军帽的徽章一律改为“五se共和”的图案。

王怀庆绕着撑开的新军服转了两圈,两眼新奇的冒着激ng光,过了好一会儿之后才啧啧的开口说道:“这样的军装穿起来才有气势嘛,满族人的那套终归太俗气了,跟洋人站在一块根本就起不了眼。照我说,咱们中国还有好多地方得学学人家洋人。”

一众军官只是一个劲儿点头附和,生怕错漏了拍马屁的机会。

随着清帝宣布退位之后,昌黎县乃至整个通永镇的军权政权一并落入王怀庆手中。在过去的大半个月时间里,王怀庆私自新设了十多个地方官职,什么县长、什么主席、什么特派员,所有官职的称谓一律向“共和min

zhu”学习。至于所委派的官员,则全部他的亲属、亲信之流,带着自己派发的委任状走马上任,或占据前清的官衙,或与旧官僚里外勾结。

不管这些新设官职具体负责什么事,但可以肯定都是能发财的肥差。

如今天下已经变了,而这些追随王怀庆多年的巡防营军官们,自然也希望能趁着这个时机多分一杯羹,因此这几天但凡见到王怀庆时,每个人都表现的愈发殷情。

王怀庆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从一名士兵手里接过了礼帽,正要戴在头上试一试是否合适,哪里知道礼帽的硬顶略有一些显小,正好与自己脑袋后面的辫子卡在一起。前前后后换了不同方式戴了好几次,结果都没能戴的舒服。

他下意识的打量了一下站在一旁的众下属,只见这些人早已把脑袋后面的辫子剪掉了,顿时脸se变的yin晴不定起来。

众军官察觉到苗头,一个个都诚惶诚恐不已,赶紧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然而过了好一会儿之后,王怀庆忽然把手中的礼帽丢回到士兵手里,咧嘴大笑起来:“他nainai的,这新东西来了,看来势必要带走一起旧东西才行。老子本不稀罕这条破辫子,但是在老子头上这么多年,怎么的也有几分感情,所以才舍不得剪掉它。罢了,居然是革命了,那自然要革的彻彻底底,下午找一个剃头匠来把老子的辫子给革了。”

听到这里,众军官总算大大松了一口气,再次忙不迭的跟着附和起来:

“大人真是革命之表率啊,卑职等人万分佩服。”

“就是就是,在下等人必以大人为楷模,竭尽心力效表学习。”

“稍后卑职便去请县城最好的剃头匠,就算大人断去辫子,英明神武之姿犹在。”

正所谓千穿万穿唯马屁不穿,王怀庆本不是什么高尚的人,对于这些俗气的东西反而最是感到喜欢。听着下属们的阿谀奉承的话,他就宛如抽了一口福寿膏似的,心中总有一种飘飘然的得意之感。

“哈哈哈哈,说的好,说的好。”王怀庆益于其表的大笑起来。

就在这时,司令处大门外快步走来一名听差,来到王怀庆面前时行了一个跪拜的旧礼,禀告道:“启禀大人,县府何大人有要事请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闽南愚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笔趣看51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明末:边军不退清末土司王金玉满唐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倒拔三国继兄不善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最狂上门女婿我在水浒做奸商我在异世界召唤乱世种田日常玄天宗修行记事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我家娘子太体贴朕,乃万岁!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谍海无名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带着美女闯三国朕,剩者为王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大宋小农民臭县令朕怀孕了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谍战风云录: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