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诺121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笔趣看51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出生在太康七年的建康城,正是东晋立国根基未稳的时候。记得宫里的老嬷嬷常说,我落地那天恰逢惊蛰,春雷震得琉璃瓦都簌簌作响。父皇司马绍抱着我在宣阳门前站了足足半个时辰,说是要让天地都见见大晋未来的储君。那时候我还不懂,为什么母后庾文君总爱用冰凉的玉镯子碰我的脸,直到很多年后在太极殿的龙椅上,我才明白那是最早的帝王训诫。
四岁生辰刚过三天,父皇在含章殿教我认"鼎"字。他握着我的手指在竹简上摩挲,忽然剧烈咳嗽起来,朱砂笔在"问鼎中原"的"鼎"字上拖出长长一道血痕。那天晚上母后把我搂得特别紧,她身上沉水香混着眼泪的味道,和着窗外淅沥的雨声,成了我对建康宫最深的记忆。
咸和元年正月的积雪还没化尽,我穿着绣满十二章纹的玄色衮服,跪在太极殿的丹墀上接过了传国玉玺。十二旒白玉珠在眼前晃得厉害,我数着垂在眼前的珠子,数到第七颗时听到太傅庾亮说"陛下该说平身了"。起身时瞥见阶下乌压压的朝臣里,郗鉴将军的白须格外显眼,他看我的眼神像极了父皇书房里那尊青铜饕餮。
头几年上朝就像在云堆里打转。庾家舅舅总让我在诏书上盖玺,盖得多了,连尚方监新制的朱砂印泥都见了底。有次在御花园撞见两个小黄门嘀咕:"听说庾公又要调王司徒去会稽?"我装作没听见,却把手里攥着的青梅捏出了汁水。那天晚膳时母后特意让尚食局做了青梅羹,可我怎么也咽不下。
建康城的暑气最重时,苏峻的兵马突然过了牛渚矶。那天我在式乾殿临《急就章》,忽然听见宫墙外传来闷雷般的马蹄声。温峤大人冲进来时冠缨都散了,他把我塞进母后怀里那瞬间,我分明看见他腰间玉带钩上沾着血。逃往石头城的路上,母后的翟车颠簸得厉害,她死死护着我,簪子上的金步摇在车帘缝隙透进的光里碎成星星点点。
石头城的城墙比建康宫还高,可夜里还是能听见叛军的号角。庾亮带着残部退守到这里时,我第一次看见这个总让我盖章的舅舅满脸血污。他跪在阶前请罪,额头磕在青砖上的声音让我想起父皇咳血那日的笔尖。我伸手去扶他,摸到他甲胄上的箭痕深深浅浅。
温峤和陶侃的联军来得比预期晚。围城第七日,粮官说米缸已经见了底。那天夜里我偷偷掰了半块麦饼给看门的老禁军,他布满裂口的手颤抖着不敢接。后来在朱雀航决战那天,我站在城头看见陶侃的白毦兵像潮水般漫过苏字大旗,忽然明白史书上说的"兵者凶器"究竟是何模样。
乱平后回銮那日,建康宫的铜驼都生满了绿锈。我在式乾殿的废墟里扒出半截焦黑的竹简,正是父皇教我认字时用的那卷《禹贡》。庾亮要重修宫室,我却坚持先修太学。记得那天在朝堂上,我故意把玉圭往案上重重一磕:"昔汉武未央宫可烧,独石渠阁不可废!"话出口自己都惊着了,原来在石头城啃麦饼的日子里,那个只会盖章的小皇帝早就死在了箭雨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这万恶的谪仙之姿》【森趣阁】《官人官色》《志怪书》《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共享小说网】《仙子,逼我吃软饭是吧》《我能继承角色天赋》《我用游戏改变了时间线》《肝到厨神才算开始》